北京西城报
2025-07-01 11:03
社区环境的整洁与舒适始终与居民的幸福感息息相关。无人问津的“僵尸自行车”、楼道内无序堆放的杂物、影响居民出行的枯树……这些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问题,在新街口街道“清美约”3.0计划下,都迎刃而解了!“清美约”即“清整环境秩序、美化公共空间、制定居民公约”,倡导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基层社会治理。2025年,新街口街道继续深入实施党建引领楼门院落“清美约”3.0计划,为打造整洁、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力量。
消除枯枝隐患
平房院化身“最美院落”
曾经的西四北二条30号院,墙面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院内的一棵枯树阻挡视线,也存在消防隐患。
“改造方案全部都是由居民共同讨论得出的,这样不仅能激发居民参与家园改造的积极性,也能让居民乐于亲身参与到后续的家园治理中。”西四北头条社区党委书记胡荣钸介绍。砍伐枯树、铺装地面、户厕改造、安装充电桩……现在的小院进行了功能分类,打造了议事协商园、儿童嬉戏园、绿色种植园等区域,小院生活变得更加惬意闲适,也成功获评西城区“最美院落”。“现在,我们每个‘最美院落’的居民都自发对自己院的公共空间进行维护保养,这些居民还经常参与到社区的周末大扫除等志愿活动中,为社区建设作贡献。”胡荣钸说。
据了解,自“清美约”计划开展以来,从1.0的基本实现楼门院落的初步清理美化和居民公约制定,到2.0的进一步推动环境提升,打造楼门院落微景观、微主题、微乐园,再到3.0的持续打造可视化成果,推动爱护环境理念深入人心,以“三个加法”逐渐实现基层治理和居民自治共治的良性互动。如今,新街口街道已打造了20个区级“最美院落”。
耐心沟通 多方协作
高效清理堆物堆料
富国里社区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15号楼一位独居老人门前长期堆放大量快递,存在安全隐患。起初,老人对清理工作心存疑虑,社区工作者们带着耐心与关怀多次上门,倾听老人的想法,缓解老人对物品的不舍情绪,同时详细讲解楼道堆物的安全风险。最终,老人被工作人员的诚意打动,同意清理。随后,社区工作人员联合楼内热心居民,帮助老人对快递进行分类整理。过期食品和可回收物品由物业进行专业处理,有用物品则搬回屋内妥善摆放。“谢谢你们啊!”整理完成后,老人向社区竖起了大拇指。
类似的故事还发生在西里二区社区,在联合环雅丽都及辖区单位党员志愿先锋队后,西里二区对新街口二条29号平房院开展集中清理行动。此前,该平房院内大件旧家具、废旧电器随意堆放,占用公共空间,堵塞消防通道,存在很大安全隐患。清理初期,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院内居民认为物品“留着能卖钱”,不愿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并未强制清理,而是带着火灾案例照片逐户科普,终于赢得了居民认可。清理过程中,大家齐心协力、仔细清扫,确保不留死角。如今,小院已恢复了整洁。
妥善处理“僵尸车”
社区环境焕新颜
“这些旧车子放在楼道里既占地方又不安全,现在社区组织置换活动,不仅解决了大难题,还能兑换生活用品,真是太贴心了!”家住中直社区的王阿姨一边擦拭旧自行车一边笑着说。近日,中直社区以旧物兑换为切入点,广泛宣传“僵尸车”置换活动规则及对改善社区环境的意义,激发居民自主参与热情,很多居民自发将闲置自行车推至置换点,并帮忙整理堆积的车辆。
冠英园社区也积极加入其中,针对东冠英15号北楼楼下长期堆放的旧三轮车及自行车,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多方寻访联系车主,多次入户讲解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和旧物兑换政策,耐心消除车主顾虑,最终协助完成车辆清运工作。
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街口街道将持续推进“清美约”3.0计划提升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后期,新街口街道将不断完善“清美约”机制体制,推动“清美约”计划从环境治理向精神共鸣延伸,实现基层治理环境美化与人文凝聚的双向赋能。
记者石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