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着力、三结合、三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北京西城报

2025-07-15 11:06 语音播报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北京市肛肠医院(北京市二龙路医院)创立于1937年,是全国最大的以诊治各种复杂、疑难和重症肛肠疾病为特色,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以医院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以信息化赋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以提升理论修养打造思想政治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同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围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设,构建“三着力、三结合、三核心”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
  (二)案例背景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面临新的风险挑战,基层医院作为社会服务性窗口单位,医患关系和医德医风始终处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加强医院全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解决上述主要矛盾的关键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医院党委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断优化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效果,以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使医院全体职工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都要硬”的意识,为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主要做法
  (一)依靠“三着力”,筑牢思想政治建设基础
  1.着力党委建设,提升决策能力。优化党委班子结构,医院完成党委换届工作,本届党委委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高级职称和硕博占比一半以上,覆盖医院领导班子党务工作者、职能科室和临床科室管理岗位人员,对党委班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进行优化,提高医院党委集体决策能力,充分发挥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提升调查研究能力,院党委制定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进业财融合项目、安全生产隐患巡查督查、专科能力提升和疾病预防与院感常态化建设”等研究,领导班子开展集体调研、集中破解医院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难题;党委委员开展领题调研,做到调查研究和本人主管的工作相结合、和具体决策相结合,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升决策判断力。健全会议决策事后管理机制,党委会讨论决定事项后,按照部门职责组织落实,医院纪委对决策的事项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性和规范性兼顾的监督机制,有效监督会议决策事项的执行情况。
  2.着力党支部建设,提升执行能力。建立党建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双带头人”选拔培养机制,通过支部换届,党支部书记全部是学科负责人,具备党性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特点,为提高党支部执行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进业务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并将其首次纳入党支部考核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运行机制,加强支部政治功能。加强党支部自身班子建设,支部党务工作者定期参加党务干部培训,接受系统教育,提高政治领悟力,确保政令执行更畅通,不断提升支部执行能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好、管理好、监督好党员,履行党支部职责,守好医院思想政治建设的前沿阵地。
  3.着力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党员先进性。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号召弘扬正气,引导广大共产党员更加奋发有为地投身于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中。挖掘先进模范典型人物,开展向“身边的榜样”学习活动,弘扬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等优秀品德,营造风清气正的职业环境,教育激励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性锻炼,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观北大红楼、蒙藏学校旧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等现场教学点开展理论学习、重温入党初心、牢记责任使命,通过创新宣传载体,突出党员教育工作成效,为医院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运用“三结合”,压实思想政治建设责任
  1.将党的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修订党支部评价量化考核指标,修订内容涉及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考核维度14个、细化评价标准及内容50余项,强化党支部对业务的保障和引领,持续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提高党支部建设能力,各支部开展党建课题研究,通过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培训和专家评价,每个党支部申报一项党建课题,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双提升”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党支部将“双提升”工程与医院改革发展任务紧密结合,解决医院发展堵点、难点,形成一批工作成效,如病人出院当日床旁医保、财务双结算;药学形成了由安全到合理有效服务新模式,建立可推广、可复制的药学门诊服务、监护服务、联合查房工作场景。
  2.将党的建设与制度完善相结合。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增加了党委人才培养等17项制度;修订了党委讨论决定事项程序及清单,补充了议题在会前充分论证、会后贯彻落实的程序。健全党委书记与院长定期沟通机制,采取书记院长沟通会形式,对拟提交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事项进行充分酝酿后,列入党委会议题。规范党委会议事程序,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和决策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决议或决定,坚持党委书记末位表态。
  3.将党的建设与组织使命相结合。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通过支部覆盖科室、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引导全体职工将实现自身价值与达成组织使命紧密结合,不断激发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使用为目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业务骨干进入行政管理岗位,推行扁平化、开放性的组织管理模式,为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围绕“三核心”,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1.以“团结稳定”为核心,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党性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职业精神和抗疫精神。加强纪律建设,组织开展纠“二传手”治“躺平”作风建设自查工作,领导班子、中层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填写专项监督工作自查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推动医院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2.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培养思想政治过硬、医学技术精湛的医务人员。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等行业规范的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传承医院文化,以院史学习为契机,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引导全体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忘医者初心使命,传承医德,弘扬医风。兼顾业务能力提升和践行医务人员使命担当,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3.以“守正创新发展”为核心,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管理服务理念,以解决业务流程和管理难题为关键,以提升工作效能为目标,实现患者带着医保卡一起“出院”,向群众“看病难”的痛症精准开方。发挥支部品牌优势,党支部带头担当作为、党员带头实干创新,建立一支部一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以创新和担当精神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成效
  (一)建立支部品牌,勇于自我革命
  院党委将“红墙先锋工程”、“双提升”工程与医院改革发展任务紧密结合,解决发展堵点、难点出实效,推动实施“红墙先锋工程”,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一组织一特色”品牌引领作用,创建各具特色的优秀党建工作品牌,提升党支部自我革新力,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医院药剂科围绕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使用率常年居高不下的问题,剖析问题根源,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加强药学各项创新服务模式的开展,积极引入门急诊智能发药系统,结合静脉配液中心、药物治疗监测中心、药师门诊、临床药物试验基地等项目建设,完善了药师服务模式,拓宽药学服务领域。医院财务科聚焦患者“出院等待医保卡”“排队缴费耗时间”等难题,创新管理服务理念,为管理工作做减法,开启线上审核医保费用的新模式,实现对在院患者医保费用使用过程的监测和干预。患者出院结算由原先的出院后三天办理变化为出院当日即可办理费用结算。医院成为北京市首家实现病人出院当日床旁医保、财务双结算的医疗机构。
  (二)建设优势学科,发挥榜样力量
  医院急诊肛肠科作为京津冀地区唯一的肛肠专业急诊学科,积极探索如何承担周边地区肛肠疾病急救任务,如何在急诊急救中发挥中医独特优势,如何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等几个难题,在建科之初,在科室人员紧张、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等诸多困难面前,急诊医学科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吃苦在前,勇于直面问题,不断进行实践探索,认真履行党建责任,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问题,围绕急诊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从优化流程,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着手,统筹推进支部工作与急诊业务的深度融合,制定“120急救患者接诊方案、危急重症患者接诊方案、下消化道出血接诊方案,外院术后患者急诊方案”及相应诊疗流程。特别是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为急性肛门出血、坏死性筋膜炎等急危患者的救治打开了高速公路,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医院急诊肛肠科获得首都中医药2023年度“榜样科室”称号。
  (三)推选典型人物,发挥示范作用
  医院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七一”表彰优秀共产党员、医师节表彰优秀医师、推选首都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候选人等活动,宣传榜样模范的优秀事迹,号召全院职工学习身边榜样,积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岗位工作中,用实干诠释初心、用担当彰显责任。探索完善先进模范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激发全体党员群众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学习行动,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切实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实践,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四、工作启示
  (一)创新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坚持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机制建设,切实发挥医院党委领导作用。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夯实党委“三重一大”决策事项议事规则、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业务开展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时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和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实效。
  (二)加强思想工作与组织工作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持思想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体系的优势,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目标,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医院中心工作的强有力保障。反之,只有构建好基层党组织体系,以增强组织能力为核心,突出政治功能,加强统筹推进,尤其是夯实医院党委、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的关键纽带,才能实现贯彻落实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任务目标。
  (三)坚守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责任与使命
  伴随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医务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健康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工作中。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应做到不忘初心、锤炼鲜明政治品格,勇于应对各类外部机遇和挑战。参与医德医风教育实践活动,遵守《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以专业技术解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推进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