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荡起双桨
北京西城报

2025-08-01 11:00 语音播报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这首由乔羽先生作词、刘炽先生作曲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传唱了七十年,经久不衰。作为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它以琅琅上口的歌词、轻松优美的旋律,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成为一代代人最宝贵、最纯洁的成长记忆。
  七十年前,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严恭决定让我饰演《祖国的花朵》中的主角——既“骄气”又“娇气”的杨永丽。用他的话说:“选一个立眉大眼的小姑娘扮演有个性的人物,教人过目不忘。”起初,我不想演杨永丽,因为杨永丽是坏孩子,而我不是那样的人。严恭导演对我说:“其实杨永丽并不坏,她就是有‘骄’‘娇’二气。再者说,后来她入队了,进步了。我觉得你演她最合适。”看我仍固执己见,他干脆“搬救兵”,请我母亲劝我。一来二去,我同意了。
  就这样,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从不同的学校来到剧组,在此之前,我们并未接触过表演。严恭导演曾与赵明联合执导电影《三毛流浪记》,善于挖掘儿童演员的潜质、调动儿童演员的情绪,他反复提醒大家“要真实”“要认真”。他带我们去北海公园划船,让乔羽先生、刘炽先生和著名演员张园分别登上不同的小船,大家坐到一起,进而忘记了摄影机的存在,水面上一片欢声笑语。然而“荡起双桨、推开波浪”,对我们来讲并不轻松——所幸剧组选择的是固定船桨,另一种套在铁环里的活动桨我们根本把持不住,两人各管一边、用双手划单桨都相当吃力,就不用说单人划双桨啦!
  记得拍摄那组在五龙亭陆续上岸的镜头时,突然起风了。划船本就不易,一刮风,方向更难掌控,小船纷纷偏航,任严恭导演大声指挥也无济于事。他立刻让剧务人员买来二锅头,剧组的年轻小伙子每人喝几口,随即跳入水中,躲在船尾“隐蔽推船”,方才保证每只小船都精准到位。看到上岸的叔叔们双腿通红,我心里一阵感动。
  严恭导演亲切而不失严厉。那时,我梳着两条粗粗的长辫子,在拍摄过程中两次甩辫子,得到了他的表扬。一次是“抢亭子”那场戏,失败的懊恼中,我边走边用手把辫子甩到身后;一次是拿搓板洗衣服时,下意识地甩头,把辫子甩到身后。这都是日常生活里的小动作,出于“真实自然”,严恭导演肯定了我的表演。直至今日,在表演和朗诵时,我仍将“真实自然”摆在首位。
  在五龙亭拍摄“志愿军叔叔来信”的那场戏,严恭导演又给我上了难忘的一课。当时我好动,趁着工作人员布景布光,我跑到旁边玩游戏,无论是赛跑还是转伞,都赢了。玩儿得正起劲,拍摄开始了,第一遍我完全不在状态,严恭导演对我说:“你没有一点对不起志愿军叔叔的感觉。”我恳求他:“今天别拍这场戏了,行吗?”其实我就是想多玩儿一会儿。严恭导演突然变脸,大声喊道:“停机!所有人可以撤了!”我还没反应过来,只见剧组的演职人员都离开了五龙亭。一下子变得空荡荡、冷清清,脑海中的游戏也不知去向……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我惭愧不已,不禁哇哇哭起来!严恭导演悄悄指挥各部门:“快,快,抢拍!”他要的就是“惭愧”的感觉,而这也是“情感借鉴”的一种手段。童年拍电影,就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什么是“戏比天大”。
  如今,北海公园西南门内有一组“祖国的花朵”雕塑,每次去北海公园游览,同行的亲友都指着那个梳两条大辫子的小姑娘对我说:“那就是你!”哈哈,日月如梭,转眼间过八十啦!有白塔、五龙亭的北海公园,是我一生的伙伴,它记录了我的童年、见证了我的成长,也给我留下无数美好的回忆。
  作者张筠英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