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到了一封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描述了一趟从泰州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孩子突发不适,此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郝文瀚博士挺身而出并一路照护、相伴的暖心故事……
“2025年7月25日,注定会是我们一家三口牢记于心的日子,我们踏上了泰州到北京的高铁,上车后32个月的孩子就开始连续呕吐,我们身为父母,心急如焚,连忙求助列车员,通过广播急切地寻求车上的医生,希望能为孩子诊断病情。”
泰州的赵先生夫妇带着孩子乘坐列车赴张家口探亲。列车刚启动不久,孩子便出现持续呕吐症状。情急之下,夫妇俩向列车员求助,通过广播在全车寻找医生。广播刚停,就有一位身材高大的男乘客来到了家长身边,俯身轻柔地问他们:“我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我来看看小朋友怎么了。”他就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22级放射科博士研究生郝文瀚,这次是到泰州参加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青年人才暑期实践活动,持有医师资格证并具备临床经验。
经仔细检查,郝文瀚细致观察,未见孩子发热、腹压痛等显性症状,然而家长的描述“无汗无尿,呕吐自昨日持续”让他心头一紧,随即郑重告诫家长:“务必即刻为孩子补给水分,谨防脱水!”车上没有淡盐水,他便向列车员要来椰子水,兑上温水慢慢喂给孩子,并且每隔一会儿就来询问孩子的情况有没有好转。
列车抵达天津站时,孩子再次呕吐。凭借专业判断,郝文瀚意识到情况可能比表面更严重,当即劝说夫妇俩:“必须尽快去医院检查!”根据家长意愿,他迅速用手机帮孩子挂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儿科门诊号。
抵达北京后,看到夫妇俩拎着大包行李下车,郝文瀚二话不说接过行李,又摘下自己的鸭舌帽,轻轻戴在孩子头上,防止地铁上的冷风吹到孩子。他一路陪同他们一家换乘地铁、赶往医院,全程协助挂号、抽血、等待检查结果,直到确认孩子情况稳定才默默离开。
“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说不紧张是假的,但看到夫妻俩急得直搓手,就想着一定要帮到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郝文瀚语气平和。经诊断,孩子是因反复冷热交替引发胃肠道应激反应,并伴有细菌感染,“幼童反复呕吐极易脱水,若延误治疗可能损伤肾脏,好在补液及时,孩子很快恢复了精神。”
面对赵先生夫妇的再三感谢,郝文瀚说:“这是医生的本分,也算是给本次暑期实践之行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我们真的很幸运,遇到充满热情、爱心的白衣天使,感谢有他的一路陪伴和鼓励,孩子已经有所好转,‘医者仁心’在他身上体现为耐心倾听、精准的诊断,以及热情和充满能量的治疗过程。他戴在孩子头上的鸭舌帽上有‘北京大学’的logo,这就是北大医学生的高尚品质,这四个字让我们感到无比的信任与踏实。”家属激动地表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