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防空与反无人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北京西城报

2025-08-19 11:31 语音播报


  当前俄乌战争的核心热点围绕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的升级、俄罗斯无人机饱和攻击、美俄乌可能的停火谈判,以及战场上的激烈拉锯战。未来局势发展将取决于美俄谈判进展、乌克兰的反击力度,以及俄罗斯能否维持高强度攻势,以及欧盟愿意在这场地缘博弈中角色转换。
  乌克兰强化远程打击能力,威胁俄罗斯腹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近期批准了多项远程打击计划,目标直指俄罗斯后方战略设施,包括后勤基地、空天军设施、能源设施等。数据显示,2025年7月至8月,乌克兰对俄后方的打击数量创下冲突以来新高。乌克兰无人机技术显著提升,部分型号航程突破1500公里,可携带70公斤级弹头,并采用AI自主识别系统,突破俄防空系统的能力增强。乌军近期在克里米亚、布良斯克等地发动突袭,摧毁俄军雷达、防空系统及关键桥梁,进一步削弱俄军后勤能力。
  俄罗斯加速无人机攻势,实施“饱和碾压”战术,俄军在2025年7月向乌克兰发射了6297架自杀式无人机,相当于2024年全年产量总和,主要打击乌方电厂、兵工厂等关键设施,试图削弱其战争潜力。俄军新型喷气动力无人机速度更快,乌军防空系统拦截难度加大,导致乌方防空资源迅速消耗。
  无人机在俄乌战争中被大量运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作战样式,在未来战争中,点大面广数量庞大的无人机威胁将日益突出,包括侦察、精确打击、蜂群攻击等多种形式,尤其是对所谓的有价值的目标有效杀伤。针对无人机的新威胁,给城市人民防空带来新挑战。城市反无人机防御体系,人防系统需重点培养以下专业化人才,形成多维度、跨学科的反无人机人才矩阵储备。根据俄乌战争中的无人机攻防作战经验来看,专业化反无人机团队需经过专项训练,在真实拦截任务中失误率有效可控。建议建立人才储备池机制,核心岗位保持一定比例的备用人力比例。
  探测预警人才:雷达操作分析师。掌握低空雷达信号特征识别,需熟悉各大中型和FPV等主流机型的特征,具备城市多径干扰滤波能力、应对高楼反射产生的虚警、获得民航局无线电监测认证资质。智能光电研判员熟练操作红外,可见光多光谱融合系统。掌握AI辅助识别算法调优,具备光影条件干扰排除能力,雾霾、强光、玻璃反射等场景。
  电子对抗人才:电磁作战工程师,精通软件定义无线电黑客技术。掌握常见无人机通信协议破解,持有认证无线电威胁评估师资格,频谱管理师,设计动态跳频干扰方案,平衡军用、民用频段冲突、需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具备电磁环境仿真建模能力。
  硬杀伤拦截人才:定向能武器操作手,激光武器聚焦校准、大气扰动补偿技术、微波武器功率控制、避免二次伤害、持有激光安全操作证书,动能拦截操作员,网弹弹道计算、城市风场影响修正、拦截无人机集群战术、按照一定数量对抗原则、破片杀伤半径精确控制、城市人口密集区适用等。
  城市防御规划人才:空域安全架构师。设计立体防御分区、核心区、缓冲区、预警区,优化传感器部署,解决高楼遮挡问题,掌握数字孪生建模,应急响应设计师制定处置标准化流程,含法律风险审查,设计多部门协同机制,公安、空管、消防联动。开发红蓝对抗演练想定。
  反蜂群作战人才:AI战术分析师,开发蜂群行为预测模型、基于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拦截资源分配,掌握威胁评估系统操作,群体对抗专家设计电子“狼群”战术、分布式干扰节点、开发声光复合干扰方案、针对不同机型敏感频段、研究生物仿生拦截策略、声波驱鸟技术转化。
  法律与心理战人才:空域法务专员,处理电磁干扰民事赔偿纠纷。制定反制措施合法性评估标准,熟悉《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8条等相关法律法规。
  认知战防御员:识别GPS欺骗诱导行为,防控社交媒体无人机恐慌传播,设计公众安全教育体系。熟练掌握人工智能无人载具的操作与使用及构造原理等。
  人才培养体系:资质认证,建立三级认证制度、初级、专家、指挥官。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新设“反无人机防御师”实训体系。建设城市环境模拟靶场、含电磁复杂环境、开发VR对抗平台,支持多节点蜂群模拟跨领域交流与民航院校联合培养。定期组织各种软硬件培训,破解最新无人机程序应用等。
  未来战争将是无人作战规则成型的关键窗口期。人防部门需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同步推进“硬实力”与“软规则”建设,构建兼具威慑力与可持续性的新型安全防空架构。这要求建立跨部门的“未来无人机城市攻防战组会”,统筹国动、科技、外交、法律等跨部门多领域资源,在颠覆性变革中掌握战略性人才培养的主动权,以应对未来城市防空安全需求。

打开APP阅读全文